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柳州工业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6/4/24 10:00:21 浏览:2801

发动机,广西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先是起名“飞跃”,后改名“柳江”。9月柳农小批量生产出10台柳江牌汽车开往南宁向国庆献礼。9月30日夜,10辆新车停在广西交通厅,许多群众闻讯围拢过来。有人问:“这车是买的?还是柳州真造出汽车了?”“这车能开吗?你们是坐火车来的,还是开这车来的?”柳州工人自豪地挺起胸膛说:“这车是自己造的,从柳州开过来的!”第二天国庆,10辆汽车经过观礼台,行驶在南宁大道上,这一下轰动了南宁,震动了整个广西。人们热烈欢呼:广西能制造汽车了!

柳产空气压缩机

柳州试验箱

上世纪60年代,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进入最艰苦的岁月,中国政府为此开辟了“胡志明小道”,给越南兄弟运去了大批战备物资。开辟“胡志明小道”所用的大量空气压缩机,就是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生产的。

煤气压缩机在1984年研制成功,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还迅速在全国打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的煤气工程,全部采用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的产品。天津市政府还派专人送来“气化津城、造福人民”的奖杯以表彰该厂为天津煤气化作出的贡献。在由日本投资的福州煤气工程国际招标中,该厂战胜了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瑞士以及国内的共30多个厂家,一举夺标,显示出了柳州产品的雄厚实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的油井被炸得一塌糊涂,油田成了火海,中国灭火队奉命前往科威特灭火。灭火设备里就有柳州压缩机总厂的两台12立方米移动式空压机。

当时,沙漠上的温度高达近50摄氏度,火源中心的温度达1400摄氏度,油井四周烈焰冲天,浓烟蔽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柳压总厂的空压机始终运转正常,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风力,把灭火所需的各种剂料送到井口,与高压水泵、推土机密切配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扑灭了第一口油井的大火。当柳压总厂的职工在灭火的电视画面上,看到橘红色的空压机机壳上印着醒目的“柳州压缩机总厂制造”九个大字时,大家一片欢呼。

柳产空压机不仅扬威海外,在国内更是为柳州争了光。1990年,备受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的主火炬成功点燃的瞬间,坐在电视机前的柳州压缩机总厂职工又是一片欢腾,因为主会场上那燃烧着的火炬所需的煤气,就是由他们厂制造的煤气压缩机输送的。为此,亚运会闭幕不久,北京政府还派出代表团,专程来到柳州,将一座精美的“亚运杯”送给柳州压缩机总厂,称柳州压缩机总厂“夺得了竞技场外的一枚大金牌”。

从内蒙古回家的空气压缩机

柳州试验箱

这台外观整洁、内部仪表齐全无损的设备,若不是设备机身上的铭牌标注有“生产日期1974年11月”,让人真不敢相信这是一台在遥远的内蒙古从事勘探打井近40年的老设备。

说起这台设备的发现和征集过程还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2010年4月,柳州第二空压机厂长驻内蒙古的售后服务人员接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53勘察队的电话,说该队一台空压机有一个零件需要更换维修。当销售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设备时不禁大吃一惊:这台外观如此完好仍在正常使用的空压机,竟然是1974年出厂的设备。

1972年,柳州第二空气压缩机厂研发生产了中国第一台螺杆空气压缩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展台上这台螺杆压缩机,出厂日期为1974年11月,属于第一代产品,当时每年产量只有约50台,都是由政府统一采购,再分配给各单位、企业使用,主要用于矿山、公路、铁路建设中打隧道、打水井等。由于质量过硬,用户反映良好,该系列螺杆压缩机199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这台压缩机此前已连续工作37年,几乎都没出过问题,这次也只是一个小压力阀坏了。

2011年3月,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柳州第二空气压缩机厂的领导专程到内蒙古,找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53勘察队的领导协商,准备回购这台螺杆压缩机。起初内蒙古地质局因这台机器多年正常使用而舍不得,但最后为柳州征集文物的精神所感动,通过补偿置换,这个远嫁近40年的“女儿”,终于从内蒙古回到了“娘家”。

“两面针”牙膏自动灌装机

柳州试验箱

这是一台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80年代用于制造白露牙膏、南珠牙膏和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仙葫牌两面针牙膏的牙膏自动灌装机。

“两面针”是广西出产的中草药,民间用于治疗牙患。1980年,面对逆境的柳州牙膏厂,决定进行重大改革,制造药物牙膏。经过一番研究筛选,以两面针草药配以天然叶绿素为主要原料,终于试制成功国内最早的药物牙膏之一的“两面针”牙膏。这种牙膏对口腔疾病及牙病有消炎镇痛、止血去淤、防龋除臭等功效。投放市场后,立刻受到消费者欢迎,几乎家家户户使用“两面针”。1981年到1985年产量达到1亿支。随后研制出多种新产品,出口原苏联、法国等国家。

随着老百姓对日化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对两面针产品喜爱程度的日益上升,两面针牙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来的手工灌装牙膏速度慢、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难题,厂里从武汉轻工模具厂购回了这批设备。此后,工人们只需在灌装机前插上牙膏管,它就会自动把膏体装入管内。灌装的工序由此改造为机械灌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92年底,“两面针”在全国同行业评选中,首获全国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1999年1月,国家工商部门认定“两面针”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2年,两面针牙膏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是广西第一个被授予“中国名牌”的产品。而今,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了全国中草药牙膏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

海鸥“127”操舟机

柳州试验箱柳州试验箱

“HAIOU127”,即海鸥127操舟机,它是安装在舟艇上的动力机器。这台操舟机是原柳州机械厂上世纪70年代的拳头产品。

操舟机是国防建设急需的产品,建国后一段时期内,在国内还是空白,国外也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1970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给柳州机械厂下达了试制100—120马力操舟机的任务,代号“127”,成为当年9个军工重点科技项目之一。

“127”大马力操舟机以美制“水星”操舟机为参考样机,这种机器接近飞机活塞式发动机的水平,质轻、功率大、精度高,零件上千种。柳机没有2000吨的压铸机及精密设备,有人说这是“瘦子搬泰山———力不从心”,可柳机仍毅然接下了这一重要军工任务。时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卢达亲任研发项目的总指挥,并深入实验室、车间指导试验攻关工作。针对发动机活塞反复烧顶的难关,卢达翻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文献,找出问题所在:原来活塞烧顶原因是材料问题,当时我国尚无此种耐高温的材料,它是国外专利产品。为此,他和研究攻关的同志们一起分析研究,反复试验,采用工艺研磨发动机缸孔,并将铁缸套改为铜套,同时改进点火角度,终于解决了使用国产材料活塞烧顶的难题,破解了代号“127”的一个个“密码”。

“127”在第一轮试制样机的基础上,改进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加强了发动机的连杆结构,修改了传动齿轮参数和齿轮箱体。此外通过多种配气方案的优化试验,发动机功率从90马力提高到100马力,最高可达110马力。

1975年10月,127”操舟机在江苏太湖进行可靠性等项目测试,各种性能指标均达到优良。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柳州生产的“127”操舟机获得重大科技奖。

柳州制造的127大马力操舟机安装在冲锋舟、快艇、登陆艇上,驰骋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劈波斩浪,成为巡逻护卫、缉私防逃、竞技运动的利器。

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四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荣归故里,高兴地坐上安装有柳州生产的操舟机的快艇上乘风破浪,畅游柳江。

柳州的“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流行词,通常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转一响”连同另外“四十八条腿”是那个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柳州也有自己的“三转一响”,那就是“都乐牌”自行车、“喜狮牌”缝纫机、“金声牌”时钟和“山花牌”收音机。

“都乐牌”自行车

柳州试验箱

男女两款略有锈迹的柳州市自行车厂生产的“都乐”牌自行车一高一低依偎在展馆“柳州80年代职工新婚之家”的一角,车的轮胎已经磨得光滑,钢圈也有破裂的痕迹。车子商标上有明显的“中国柳州”标记。车头还有一个上世纪90年代柳州实行自行车入户时的“车牌”,牌上贴有1998年的年审证标签。

据捐赠人阮金彪先生介绍,其中一辆自行车是他1985年买的,当时的价格为120元,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而且必须凭票购买。尽管价格昂贵,但为了生活、上班方便,还是咬牙“放血”。此后,这辆车成了他每天不离的“伙伴”,直到2005年才跟他一起光荣“退休”。另一辆自行车则是捐赠者梁务生在1980年购买的。

“喜狮牌”缝纫机

柳州试验箱

“喜狮牌”缝纫机是上世纪九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