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柳州工业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6/4/24 10:00:21 浏览:2802

座古朴的两层小楼,坐落于柳州市景行路和斜阳路交界的街口。1916年,在这栋楼房的大厅里,安装了一台用木炭做动力的发电机,一条条输电线经过屋檐下的电磁瓶伸向夜空。四周的墙上,贴满了木炭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输送电路图。最醒目的地方,挂的是电灯公司创办人、柳州第一位企业家陈敬堂的照片。它的周围,闪烁着柳州城的万家灯火。

说起这栋小楼,还真有一段柳州人不能忘怀的故事。

1911年,中国进入了民国,当时地处八桂通衢的柳州,商贾云集,街市日渐繁华。问题是一到夜晚,因为没有电灯,满城昏暗,众多的街道中,只有小南门大街(今小南路)和府前街(今立新路)等繁华街道,挂有一些四方形的煤油灯作路灯。一些需要晚上经营的商家和戏院,也只能用马灯、油灯照明。其时,国内许多城市早已使用电灯,柳州什么时候也能用上电灯呢?在柳州经商多年的商人陈敬堂,看到了这个商机。他牵头召集柳州的士绅,宣传办电厂、用电灯的好处。果然,大家积极响应,很快筹集了5万银元,陈敬堂立马组织人员购买机器,兴建厂房,培训工人。1916年5月,柳州电灯公司正式开业。

最初的电灯公司,安装了48千瓦的木炭发电机一台,可以为数以千计的电灯供电。当时,电灯只有15瓦,分布于斜阳巷、小南门大街、人字街(今中山东路)、弓箭街(今中山西路)、东门、沙街等主要街道。精明的商人陈敬堂,深知在那种军阀混战的乱世,如果没有官府做后台,要办点实业是很难的,就和其他股东商量,凑一些干股,送给当时驻守柳州的广西督军陈炳琨,请他出任董事长,陈炳琨自然笑纳。于是,电灯公司有了陈炳琨这块招牌,更是顺风顺水,业务越做越大。

到了第二年,陈敬堂再次集资2万银元,增购一台48千瓦的发电机,电灯公司的业务愈加兴盛。除了供给照明用电外,一些小型的加工作坊也开始用上了电。

由于陈炳琨在后来的军阀互斗中倒台,没有了“董事长”的电灯公司逐渐没落。到1921年,设备更先进、资本更雄厚的柳州电力公司开办,陈敬堂的电灯公司难以竞争,就慢慢停办了。

尽管历史不长,陈敬堂的电灯公司,毕竟开启了柳州电力工业的先河,促进了柳州的社会文化发展。

那栋在斜阳中低声诉说这段历史的小楼,不应被人们忘记。

手工时代的榨油、碾米装置

柳州试验箱

两个十分古老的榨油、碾米装置,陈列在一个约50平方米的展台上。

左边是一根巨大的中空圆木,空槽上还有许多一头大、一头扁的木楔,这就是柳州民间传统的榨油工具,俗称“油榨”。

这根直径约1米、长约5米的大圆木,中间挖空,工作时填满炒熟的花生、油茶籽,封好盖后,一头开一个小孔,另一头插上木头尖桩,用大木锤用力捶打木桩,不一会,花生油就会从另一端的小孔汩汩流出,这就是常说的“物理挤压法”。

展台的右边是石质碾米装置。在中轴上连着一根木质横轴,横轴一头连接一片立起带齿的石轮,经畜力或水力带动,石轮在铺设好的石质槽沟里做圆周运动,通过反复碾压让槽中谷米或茶籽脱皮去壳。柳州地方水系密布,因此石碾常设于水边,借水力带动,因此也称“水碾”。

柳州水碾较早见于光绪二年(1877年)八月,为城南新桥村黄元昌于竹鹅溪建造。之后,柳州的水碾逐渐多起来,比较有名的有蜈蚣岭水碾(今柳东油榨村附近,油榨村因此得名)、老桥水碾(今飞鹅路公路桥下游400米)、过桥石碾(今柳铁一中附近)、吴家水碾(西鹅乡高沙村)等等。

水碾为城乡人们加工粮食,加工能量由季节变化而不同。一般每年3月至8月为旺水期,每座水碾一天可加工30碾,一天出米3150斤。其余枯水期,每天加工23碾,出米量为2800多斤。

水碾多为经营性,主人为居民碾米,收取一定的加工费,以收米代之,每一碾收白米3斤(老秤),折合新秤2.6斤左右。

民以食为天,过去这两种装置对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它们的出现体现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中,利用机械、畜力和水力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智慧。

解放后,水碾逐渐被现代机械化米厂所代替,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柳州水碾的历史基本结束。

为了再现这一工作场景,工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处寻访,终于在三江县的一个偏僻山寨,找到这根保存完好的油榨圆木和“水碾”装置

手工制作的漆皮件

柳州试验箱

桔黄的灯光下,周宝源制革店里,制革师傅、学徒和帮工在忙碌着,他们身后的架子上摆满了已经完工的漆皮箱。这个情景是如此真实,仿佛随时都会有人来取走这些定制的皮箱似的。其实,架子上就有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漆皮箱。展柜里还有一个写有“柳州李荣昌造”1934年的漆皮枕。

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漆皮箱和近80年的漆皮枕均为柳州80多岁的市民汤万喜先生捐赠。

柳州的制革业很早就有了。清末民初,柳州就有厂家专门生产皮箱、皮枕,最著名的是苏杭街(现小南路)的柯茂昌、李荣昌、永合三家。皮箱有大有小,皮枕有单人双人,由于经久耐用,且美观大方,制革店生意相当兴隆。

漆皮箱过去还是人们体现身家地位的显摆。特别是冬春旺季,嫁女之家,再穷也得有一扛皮箱,箱面放上一床棉被,才算是过得去的嫁妆。富有者一、二十扛皮箱,三四十个抬盒,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大摆阔气。珍藏在架上的那个黑色木箱看起来普通,但仍能感觉到箱子外面那层生漆的光滑。生漆下面紧裹着一层牛皮,牛皮下面就是木制的箱体。漆皮箱基本完整,表面有一些破损。据现已80多岁高龄的捐赠者汤万喜先生说,漆皮箱是当年他母亲的嫁妆。汤先生父亲生于1883年,按他三十而立时才成家,这个箱子至少也有100年历史了。

漆皮枕由于一直在使用,该皮枕表皮十分光滑红亮。漆皮枕侧面还有“柳州李荣昌造”字样,落款时间是“甲戌”。这里的“甲戌”应该是指1934年。也就是说,这个漆皮枕已经78年了。

荣昌、永合、茂昌的老板,均是广东人。做皮箱的工人师傅,则以湖南人居多。广东人有钱,湖南人吃苦耐劳,资本和劳力在柳州这块开放兼容、交通便利的热土上相得益彰。

一般厂家的工人有十几二十人,自己制皮,自己上漆。产品远销庆远(三江)、武宣、象县、长安、融县等地,每月销售150—200个,也有的上门按特别要求定做。

除苏杭街外,弓箭街(今中山路)、香签街(今曙光中路)也有几家做漆皮箱、皮具、马鞍的小作坊,这些作坊一般只有几个工人,生意比较小。

漆皮箱的加工过程是:从木器行购回箱坯(薄杉木板做的箱型),由店里的木工师傅再刨光刨平,然后开口,蒙上熟牛皮,再反复油漆,然后钉胶、钉锁,取出箱坯后衬上花纸,一个漂亮的漆皮箱就做成了。皮箱一般高9寸,宽1尺3寸,长2尺2寸。最好的一级头青皮箱卖10元东毫一个,次一点的4元一个。

因为漆皮箱制作简单,利润可观,1931年以后,长安、宜山、来宾等地纷纷有厂家仿制。

民间土法榨糖石磙

柳州试验箱

连绵不绝的蔗海是广西壮乡一景,每逢秋冬季节,成熟的甘蔗便成车成车被送往糖厂生产出成千上万吨优质食糖供应全国各地。不过在现代机械时代之前,榨糖可不那么容易。展厅里的这原始制糖作坊,其展示的民间土法石磙榨糖法,记录着过去“甜蜜事业”的智慧与艰辛。

“作坊”里,一个木制架子上,装置着重约一吨的一对巨大石磙,上面有一根横木作为转臂用畜力来带动石磙转动。

这就是最原始的榨糖设备——土石榨磙。

设备架子的上端称为天盘,下端称为地盘,用于支撑石磙。两个石磙上都有一圈楔进石磙里的木齿,叫牙头,牙头上连接着一条长约7米的转臂。转臂下的两个磙子牙头的间隙相互啮合,类似齿轮。

有趣的是,这两个磙子还有公母之分,直接被牛力带动的称公磙子,由公磙子的牙头带转的称母磙子。榨糖时用牛拉动转臂转动,石磙通过上面的木制齿轮相互带动,由人工将甘蔗连续不断地插进两个石磙中间的缝隙中进行压榨取汁,每天约能榨蔗8到10吨。

之后,蔗农把清甜的蔗汁放进土制的糖锅里煮沸,熬制出一篓一篓的黄糖、沙糖等。

这对土石榨磙,是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它们来自柳城县凤山镇大湾村,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该村一名百岁老人称,自他懂事时这套设备就已在村里了,据说是从广东拉过来的。该设备原木制部分已经腐烂,凤山糖厂将其收购后请木匠重新制作了木架和转臂,恢复其原貌。

民间木制织布机

柳州试验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只见这位“柳州姑娘”正在木制的古老织布机前脚踩踏板,手执飞梭,在编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布机旁,还放着纺花车、绕线机等配套设施。

这些看似简陋却设计巧妙的织布工具,是手工业时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缔造了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辉煌,后世的机动织布机也是脱胎于此。

柳州的民间纺织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柳州的纺织业就相当有名。唐武德六年(公元624年),柳州刺史沈逊,还准备将柳产“筒布”进贡给皇帝。也有人把这些柳产布匹贩到首都长安,当时宫廷、士民争相购买。大诗人白居易还写《新制布裘》诗歌颂了一番。到宋代,柳州所产的“柳布”,更为各地商人所青睐。纺织业最兴盛的1920年前后,柳州有织布作坊150多家,织机400多台。纺织户最集中的苏杭街(今小南路),远远就能听到“嘁嘁喳喳”的织机声。那时的西大路、莲花桥、谷埠街、景行路一带,都有作坊,一般是广东人出资,湖南人操作。

织布人家开的多是夫妻店,他们起早贪黑,浆、漂、煮、染、织都是自己干,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因此,又有“长年纺纱又织布,穷得只有一条裤”的民谣。

1926年,伍廷飏出任广西建设厅长时,在柳州开办平民工厂,生产织布机、马达等产品。机动织布开始替代手工织布,效率大大提升。1927年10月,柳州还成立了马平县纺织公会,会员有127人。

柳州纺织业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高峰,1942年,全市各纺织工场和纺织专业户织机总数达600多台。

如今,手工织布的时代已经远去,但在我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仍沿袭着手工织布的习俗。三江的侗布就以其特殊的工艺闻名,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工艺品。

广西第一辆汽车

柳州试验箱

一幅反映了当时桂系领导李宗仁、白崇禧、黄绍雄观看汽车出厂的照片,一辆按二分之一比例仿制的木炭汽车,让大家读懂了1933年柳州生产出广西第一辆汽车的历史。

1927年夏天,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