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柳州大妈侗绣舞将登全国舞台

发布日期:2016/6/14 7:41:18 浏览:581

柳州市柳北区,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大妈,将舞蹈艺术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融合,跳出非一般的感觉,被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导演组看中,将在新年里带着侗绣走向全国舞台。

舞艺展现侗绣魅力

侗族刺绣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世代传承的古老手艺,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7月,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公益培训“非遗课堂”第二期邀请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韦清花,以“跳跃在指尖上的艺术和文化”为题教习侗绣的特点和技法。

舞蹈《侗绣》的编导于捷正是在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受到启发而决定创编的。当时于捷是柳北区文体局工作人员,执教的柳北区飞越舞蹈艺术团每年都要送一个节目参加广西群众文艺汇演,演员基本都是大妈级别,要想出彩十分困难。长期指导社区居民(主要是大妈们)跳舞比赛的于捷可谓殚精竭虑。

确定方向后,于捷和团长李军一边前往三江同乐采风,一边派出四五名大妈去“非遗课堂”学习,回来再召集大家边编边排。据介绍,侗绣特别之处在于先将各种图案剪出来再绣到布上,舞蹈就是抓住了“剪”和“绣”两个核心元素,在指尖的跳跃中展示出侗绣的魅力,而且还以传承侗绣为主题设计了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大家看了以后就会明白原来侗绣是这么做的,现在也有人在传承这门技艺”。

“大妈”是绝对主角

《侗绣》时长5分58秒,17个演员中除了代表幼年和成年的两个女孩,其余15个都是“大妈”,平均年龄55岁,最大的63岁,多是柳北片企业的退休职工。团队中还有几个大妈虽没有表演,也充当工作人员上了台。据说,“编排上花了心思,每个人都能站在舞台最前面,都是主角,都有亮点,如果是年轻人,反而跳不出感觉来”。

舞蹈有两分钟是节奏欢快的快板音乐,于捷尝试了很多可以契合的跳跃动作,但大妈们都无法较好地完成,很伤脑筋。有次排练间休息,于捷看到有个阿姨在边聊边玩时不自主地做了一个动作,美而且简单,就是这个了!为了跳好这两分钟,她们练了两个月,“很多动作改了又改,一定要找个适合她们的”。

60岁的刘湘洁在启幕场景中饰阿奶,带着6岁孙女绣侗绣。她告诉记者,因为喜欢跳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比如年纪大,很多动作上午学下午就忘了,就厚着脸皮去问老师,问舞友;跳得腰酸腿痛,擦了药戴了护膝(跪的动作较多)甚至打了针也要赶过来继续练;家里有事早做安排,有时带着孙子一起来排……大妈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精神”——只要是排练,一个都不能缺。

废物利用制作光彩道具

为了弥补非专业的弱点,《侗绣》主要通过演员精神面貌、舞台和服装效果等来取胜,值得一提的是,舞蹈所用道具和服饰大多都是整个团队设计创意,再由大妈们一针一线亲手做的。

舞台上始终贯穿有一块长10米、宽6米的侗绣,如果要买,估计得好几万元,但群众演出从来没有那么大的投入,单是买材料的8000多元已经是创了艺术团的记录。于是大妈们利用排练空隙,每人负责一小块,剪的剪,绣的绣,车的车,将这块大侗绣做成了。为了表现刺绣的过程,侗绣上设置了22个暗格,每个暗格里是一根2米多长的红线,演员们们可以随时抽出来表现动作,不用了就快速地收进暗格里。

还有很多是废物利用,如用银色亮纸包裹筷子做成“头饰”、包上硬纸做成“剪刀”、剪易拉罐翻转做成“手镯”……为了取得更好的舞台效果,道具服饰经过几道加工改制。她们不觉得累,反而因为又有舞跳又搞创意,“玩得很开心”。

《侗绣》在全区群众文艺汇演后,本月16日参加自治区文明办、广西电视台主办的“社区大明星”总决赛获得第一名,日前他们获邀代表广西参加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16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于大年初一通过全国各地30多家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社区网等500多家网媒与观众见面。柳州大妈们的舞台越来越大,现在她们除了激动,就是继续排练,改进和完善《侗绣》。

《柳州大妈侗绣舞将登全国舞台》相关参考资料:
柳州医药柳州特产、柳州 幼儿园 毒牛奶、柳州 科技局、柳州蜜桔、广西柳州网吧触电、柳州 幼儿园 牛奶、柳州市、柳州 景点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