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广西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

发布日期:2018/9/7 23:47:32 浏览:1462

建材方面,以广西鱼峰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进建材产品向绿色化和部品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研发生产海洋、港口、核电等工程专用水泥,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保温、防火隔热等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方面,加快推进柳北区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建设,以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主体结构产品,内墙、地面、吊顶等内装产品,轻型外挂式维护部品、幕墙等外围护产品,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等上下游产业发展。生产生活废品二次利用方面,推进工业生产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和循环利用,支持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环境产业平台公司,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能力,推进柳州市金回物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产业园建设。

(四)大力发展生物与制药产业。以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民族医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产品,加快研究开发各类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饮品。以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酵母深加工、食品添加剂产品,积极发展生物活性多肽、糖氨聚酸、氨基酸等生物制品。依托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推动灵芝孢粉、灵芝胶囊等产品产业化发展。

(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发展工业设计、工业大数据、工业物流、制造业电子商务、研发服务,实现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培育发展工业设计方面,加快广西工业设计城建设,引进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重点加强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工艺标准和规范设计,带动食品包装、医药健康、日化、家具等设计发展。积极发展工业大数据方面,建设柳州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与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在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推进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中的创新与应用,利用工业大数据提升工业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打造全国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先行区。大力发展工业物流方面,围绕建设柳州制造业物流中心,加快发展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华乐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大型产业物流集聚区,加快广西汽车城官塘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港建设,引进或培育一批业务精湛、服务能力强、国际化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构建技术先进、高效快捷的工业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方面,推进建设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大宗商品网络交易、智慧物流等各类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制造 服务”商业模式,推广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租代售、柳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先进经验,加快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网上汽车零部件交易平台,加快推动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着力发展研发服务方面,争取引进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智能制造与3D打印技术实验室等高端科研机构,重点发展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推进建设柳东国际合作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

四、推动现有制造体系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

(一)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现有的制造体系。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创建,重点推进5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打造30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装备、设备功能,提升工业制造和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钢铁、电子、服装等领域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在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等制造领域,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为标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快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推动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强化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重点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备技术。提高工业制造和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重大装备、关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 智能制造”,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云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等线上平台,构建市场需求、原料供给、市场消费、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和推广一批面向汽车、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新型工业应用软件。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

(四)推进广西智能制造城建设。依托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的广西智能制造城,首期开发5000亩。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关键部件、无人机、数控机床等。加快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设计服务等智能制造支撑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装备主机和系统集成的智能制造企业和项目,构建比较完整的关键智能装备产业链,将广西智能制造城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聚集区。

五、加强创新引领,激发工业活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完善产业、企业、产品创新链,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产品开发到市场应用完整的创新链。推进共建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园区、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汽车整车可靠性及控制系统、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可靠性智能控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机器人、铝深加工、石墨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加强制度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打造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为核心,加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园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创新园区发展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以租赁、转让的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以品牌为核心,实施以“质量 商标”为核心的品牌战略,重点推进柳州作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30个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建设,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地方、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抢抓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

(三)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制定支持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空间规划试点建设,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完善产业用地供地管理流程,建立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创造税收等为指标的分区域、分行业工业用地标准体系;完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对不达标准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调整用地面积。进一步完善降成本政策,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负成本、融资成本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加强管理创新。构建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品牌创建体系,打造柳工机械、欧维姆等国际品牌,壮大五菱、宝骏、景逸、菱智、乘龙等拳头品牌,再塑两面针、柳化、花红、金嗓子等传统特色品牌,培育新的自主创新品牌。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和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重点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基地环保改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锅炉节能改造、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端土方机械绿色设计平台等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深入探索和拓展“漕河泾(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柳州高新区—东盟国家园区”的合作模式和路径,将柳州市建成“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五)加强环境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推行行政审批无差异化服务,对涉及重大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大力发展多层面的创业创新载体。试行工业项目投资承诺制,推行“先建后验”模式,以目录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准入条件及相关城市规划、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方面标准和要求,督促企业在投产前完成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推行招商签约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六、拓展国际合作,争创发展新优势

(一)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扩容提升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的平台功能,推动柳州优势产业、会展平台与东盟乃至世界接轨。实施高能级产业园区建设计划,着力共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柳州)广西园、中德(柳州)产业园、中欧(柳州)合作示范园、中国电子信息(柳州)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园区,积极推进香港(柳州)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外向型企业打造海外平台,加快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印尼工业园、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

(二)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深化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层次。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形成出口产品中“柳州智造”、“柳州渠道”、“柳州价格”体系,逐步提高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海外投资,建立境外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交流合作,拓展与欧美国家的交流合作,借助友好城市的产业创新、科技研发等优势在柳州设立中美(柳州)科技合作基金,建设中新(柳州)科技园等平台。

(三)营造国际合作新环境。积极申报保税港区,加快推进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推进航空口岸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搭建水铁外运物流通道,优化通关流程,有效衔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铺开口岸一次性联合检查,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广西富仕云商产业园、柳州嘉航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柳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和淘宝柳州特色馆、京东柳州特产馆、苏宁易购柳州馆、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等重点网上平台建设,支持柳州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举办高层次重大国际会议,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工业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五年行动计划,以强龙头、补链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