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百姓生活 > 正文

理工科大学应围绕市场运行教授到企业当学生再当先生

发布日期:2017/6/2 17:02:48 浏览:514

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佛山,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两座城市均以第二产业为经济支柱,高铁更拉近了两座城市间的距离。柳州市曾经历过市内没有一所高等院校的困境,一如今日佛山对于高水平学府的渴望。

广西科技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成的广西工学院,位于南宁。1984年,时任柳州市长石琪等提出把广西工学院搬到柳州,打破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却没有高等院校的局面。

1985年7月,广西工学院移到柳州市,并在广西大学柳州分校和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柳州走读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设机电工程、轻纺工程、建筑工程3个系,成为柳州市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

如今,广西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以工科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高等学校,并且具有学士与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30年,从曾经的3个系所发展到9大学科,广西科技大学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其所处的柳州市对广西科技大学的发展有何影响?佛山科技学院以及佛山市可以从柳州市的高校建设中借鉴哪些经验?

围绕上述问题,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前往柳州,专访了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广西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为佛山提升高校水准建言。在他看来,佛山要办成一流大学的条件和基础远远好于广西科技大学,需要结合佛山自身的资源和国内国外其他资源之所长去办学,这样就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李乾韬见习记者李丹

制造之城需要一所理工大学

柳州企业加入董事会捐资办学

市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当时的市长很重视办学,亲自到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找人,从这两所理工科高校请来一批骨干教师。社会的支持对于广西工学院的发展也很关键。后来广西工学院成立了一个董事会。董事会是把柳州主要企业召集起来,号召他们捐资办学。可以说,广西工学院一开始的运营就和社会有联系。

南方日报:广西工学院移师柳州市之前,柳州没有高等院校,可以说完全没有高等院校的办学经验,最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柳州引进广西工学院又有怎样的考虑?

李思敏:首先,市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当时的市长很重视办学,亲自到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找人,从这两所理工科高校请来一批骨干教师,使得这个学校在1985年就可以开始第一次完整地招收本科,当时也算办学比较早的。

社会的支持对于广西工学院的发展也很关键。最初广西工学院属于三级办学,这对一个市的财政压力很大,所以当时成立了一个董事会。董事会是把柳州主要企业召集起来,号召他们捐资办学。可以说,广西工学院一开始的运营就和社会有联系,未来高等教育依靠社会力量也将成为共识。

在当时的状况下,市政府之所以坚持要把只剩下牌子的广西工学院搬到柳州,就是出于谋划区域发展的深远考虑。因为一个制造之城需要一个理工科大学,而一所理工科大学的发展也必须深深植根于它所在这个城市。

像广西科技大学一开始的运营就和柳州密不可分,这样一种文化终有一天会发扬广大。高等教育本来主要依靠社会。一个民族、国家、区域在谋划发展时肯定会对教育做长期的谋篇布局,深远考虑。

南方日报:从广西工学院早期的发展看,“人”的推动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除了人,柳州市这座城市对于广西科技大学的发展是否有特殊的意义呢?

李思敏:柳州是广西的工业中心,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我之前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任职时,学校出资也要把教授、博士等送到柳州的企业来挂职锻炼,柳州的产业发展对于学校人才培养而言也是重要的资源。现在,大学老师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到了企业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影响企业的员工,相互换位思考,以促进深入合作。

我们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行业的骨干,创新的纽带。企业的锻炼是高校老师学生成为行业骨干的重要举措,所谓创新的纽带则是成为发明变成产品的推动力。

佛科院发展应重视国际化

可围绕“”寻找合作对象

佛科院要打造成为一流理工科大学,就必须进行创新。创新能力的建设第一是品牌,第二是人才。大学不一定要大,关键要强。中国不缺少很大的大学,但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大学还很少。在某一领域做强可以是佛山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

南方日报:柳州以工业发展为主,佛山以制造业为根基,两座城市的发展路径相似,两座城市的理工科高校的发展是否存在共通之处?

李思敏:广西科技大学当年是在改革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这种事我估计在中国也难以有第二个。而佛山在一个新的历史平台上,坐拥两万亿的工业生产总值,佛山本地人口将近400万,加上流动人口将近1000万,相当于两个柳州。所以佛山高等院校的发展与广西科技大学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佛山高等院校的发展首先要弄清本地的资源状况,没必要按照广西科技大学的模式来建。

佛山只有建立国际合作的大学,才能提升佛山高校的名望声誉和地位。要三五年办成,只能靠国际合作,甚至可以围绕“一带一路”来考虑。合作的学校不一定是英美,看“一带一路”到哪里,例如可以和国立、南洋理工等学校合作;、、、的大学都可以成为佛科院的合作对象。把自己的资源看清楚,跟国际接轨,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比较容易了。

佛科院需要结合自己的资源和国外之所长去办学,这样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南方日报:对佛山高等院校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呢?

李思敏:佛科院要打造成为一流理工科大学,就必须进行创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一个高校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建设。创新能力的建设第一是品牌,第二是人才。

大学不一定要大,关键要强。中国不缺少很大的大学,但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大学还很少。在某一领域做强可以是佛山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

大学的强,是通过开放合作实现的,比如佛山可以整合资源,引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和外国的某所高校在佛山合起来办一个学院,使用国外通行的人才聘用机制,而不是在体制内招聘。我认为苏州的西交大学,宁波的诺丁汉大学,可能才是佛山需要学习的模式,西交利物浦就是西安交大和利物浦合办的高校。

佛山可以尝试跟中山大学一起办学,每年不要招很多学生,主要培养精英。政府一次投入建设这个平台,学校能够自主经营,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5到10年在全国提升知名度;按照传统的方式可能要三五十年,深圳大学的这种模式已经花了20年。

高等教育改革就是去行政化

要围绕社会围绕市场办学

在佛山建科技园的效果会比柳州的科技园更好。到柳州做企业的人还是少,佛山做企业的就很多。如果在佛山建了科技园,现在高铁开通,广西到佛山也就是两三小时的路程,有些人就可以在广西工作一段时间,再到科技园工作一段时间。

南方日报:广西科技大学在未来发展上有什么规划?

李思敏:现在我们有两条发展战略,第一是学习先进,实干兴特色;第二是开放合作,改革促发展。

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鼓励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产业进行合作。此外,我们从北理工请来一个教授,再加上桂电的团队加入到研究中心的工作,这都体现了开放合作。

校际之间的合作内容比形式重要。跟其他学校合作,对于我们来说得到的永远比付出得多,我们现在是后进,跟这些211、985高校比差距还很大。广西科技大学在未来五到十年与这些高校合作的定位是,成为连接这些高校和柳州产业的一座桥梁。我们要建设好创新平台,这样才能真正为柳州的企业做些事。

南方日报: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应该怎么开展?

李思敏:如果佛山搞一个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我觉得学校可以投资。因为作为一所学校来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就是院校的去行政化,这是要看一所高校是否围绕社会、市场去运行。

如果一个大学或者院校出面和企业谈合作,这就像水一样,流过后很快就会干枯。但如果你有一个水源,大家都来投资,再种上几棵树,它就会从这个土地上吸取养料吸收空气,这样的地方建起来就容易了。像苏州,很多大学都去了科技园。

在佛山建科技园的效果会比柳州的科技园更好。到柳州做企业的人还是少,佛山做企业的就很多。如果在佛山建了科技园,现在高铁开通,广西城市到佛山也就是两三小时的路程,那有些人就可以在广西工作一段时间,再到科技园工作一段时间。

南方日报:你认为一所科技型大学应该如何定位?

李思敏:总的来说,作为一所科技型大学,首先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这个行业提供优秀人才;第二,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多提供一些原始创新;第三,为企业解决发展的具体问题。

作为一个大学,制定一个5年或者10年的发展目标,首先要看得比5年或10年更远,否则大学的意义就不大。大学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未来的技术研究,这样可以知道要找怎样的人做大学老师,二类是要把现有的人用起来,这个就要接地气。大学要考虑的是,怎么围绕这两个大点,怎么来部署基础研究。

下一步,我们就准备搞两个特区。一个是国际学院,全球招人;第二个是人才特区,我们准备在柳州办一个研究院总院,和桂林三四所高校合作办分院。如果我来了佛山,我肯定想找个本地企业来一起办个科技园,和佛山的学院和企业开展合作,这样学校也能快速地发展起来。

《理工科大学应围绕市场运行教授到企业当学生再当先生》相关参考资料:
理工科、深圳空中先生、大学教授亮工资条、教授在押罪犯结婚、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副教授、客座教授、河南 城建 教授、僵尸先生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百姓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