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柳州 > 下设单位 > 正文

新华网甘肃频道

发布日期:2016/3/17 10:40:20 浏览:2099

广西中师教育研究会

截至今年,我区在校小教大专学生已经有12000多人。要保证这批学生的质量,我们除了从招生、课程计划、教材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作保证之外,还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小教大专课堂教学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法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束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现象,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为了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我们要继续发扬我区中师在教育科研上大兵团作战、联合攻关的传统,发扬我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协调中师系统教改的传统,在“十二字”(大信息、全开放、多媒体、高效益)教学改革目标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再铸辉煌。一、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倡导研究性学习。这对我们师范教育是一个挑战,也是促进我们师范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我们要密切关注我国新的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的改革,努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基础教育服务,并且发挥为基础教育保驾护航的功能。

我们的设想:(1)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小教大专的选修课;(2)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3)各学科每一个学期集中进行一次研究性的主题活动。上述三项活动都要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研究性课程,新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在英文里,study的意思既是学习,也是研究,表明学习和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学问”一词,“问”就是一种研究,学习和研究获得的知识叫学问)。InquiryLearningd翻译成探究性学习,也翻译成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或探究学习,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学应遵循以下步骤:设置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尤其是理科教学的现代化运动中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它的倡导者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主张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当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叙事等;教师应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即在学习科学的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的解释。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创造力”。他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在于鼓舞和指导学生的发现过程。”哈佛大学师生中流行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Theonerealobjectofeducationishaveamanintheconditionofcontinuallyaskingquestions)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美国又叫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习、综合学习等。法国称为“TPE”(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都先后在中小学课程结构课程中增加了类似我国研究性学习的板块。我国上海1995年起步,后在几个省市开展实验。

在美国,综合学习,或叫主题型综合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1996年师范司在桂林举办“中师教学改革讲习班”,请美国专家罗伯特和艾丽丝讲学的一个主题就是《学科的复合教学》。他们介绍说,在美国的一些中学,将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本地区的实际问题、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等等,分别采用几个主题开设“复合课”。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生活并不是按学科来分的。因此要将理论实践,将学科之间,将信息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如以某一个主题为线索进行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环境,能帮助作为未来主人的学生考虑长远的问题,能期望学生熟悉生活现象,建立学科的某种联系,运用这些综合的知识解决未来困难碰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他们举了“飞行”为主题的复合教学的例子,就涉及数学的(飞行的角度、飞机的成本)、自然科学的(力学)、语言学的(阅读飞行家的传记)、艺术的(绘制风筝飞行器和飞机模型图)、社会历史的(飞行的历史和飞行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等方面的知识。其实,美国在小学就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1996年第7期,《未来教师》转载了留美华人高钢的文章《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文章讲他的9岁的儿子在美国上5年级时候的作业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作者说,这样的大题目即使是博士生也不一定敢做。可是过了几天就完成了,他从网上查资料,打印出20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有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不久,我的儿子又做了《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的题目。如果说上次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力气,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几个晚上坐在微机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做文章。在每个教育中已经边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的是10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出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我想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到了6年级,老师流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那是作业,分明是竞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种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心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事实都没有标准答案,他的答案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教师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孩子的老师告诉家长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说有的孩子矿矿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有一天,他要妈妈带他去图书馆,说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到图书馆找参考资料。“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母子找回10多本书都是儿童图画书,有的文字说明多些,有的少些,全都是介绍蓝鲸和鲸鱼的知识性的书籍。儿子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有;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寿命是90-100年,怀孕期是300——330天,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可以同时站50——60人,主血管可以任一个人爬进去。他完成了的“论文”由3张纸钉成,第一张是封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地写着BuangyanHuang。中文的意思是,作者:黄矿岩。论文含四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小标题下的正文不过一两句话,即没有开篇段,也没有结论段。读起来倒是开门见山,每句话也能画龙点睛般地点到为止。我很感兴趣,问题不是儿子在此次研究中学到了什么有关蓝鲸的知识,而是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势。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在独立的状态下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有价值。矿矿在五年级写的一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这是一份独立自学的研究报告。自选课题,在自学和课外时间完成。论文是在电脑上打的,像正规论文一样,非常工整写满四页纸。开头的一段,介绍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作为独立自学的研究课题。然后分四个小标题,就卡通画和漫画的发展历史、未来的发展趋势、卡通画家和漫画家如何从生活只发现创作的动机,以及卡通画和漫画创作时的感觉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见解。文章的后部,还附上了参考资料的来源出处。矿矿在研究的同时,还自己创作了一个系列的卡通故事,并在班上展出。在美国做的研究报告(不管是大学好是小学的),主要由3个基本因素组成:(1)收集材料,研究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提出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3)阅读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矿矿五年级的研究报告已经有点像模像样的每个式的“原汁原味”了。在美国,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学重点是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

在法国,研究性学习课程首先于1995年——1996年在初中二年级开始实验,称“多样化途径”。法国当局认为,学科教育的分隔,是影响学生获得一般概念、建立学科之间及周围环境联系的障碍,学生根据兴趣组成小组自主学习,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途径”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已学到的知识。如一项“用多种方法与北美学生通讯”,教师设计了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增进与不同国家孩子的友谊,以便认识、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提高在法语和英语的说、写方面的双语能力;培养团队工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在摄像机前表现自己;学会使用现代通讯手段。整个活动持续一年,共30次,每次2学时。分准备(3次)、观看和评论英语原版电影《战争之星》(6次)、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圣诞》并设计圣诞活动(7次)、介绍巴黎市内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遗址(1次)四个阶段。活动期间,教师有布置有要求,经常要求学生变换与北美学生通讯联系的方式和手段,引导欣赏北美学生的作品和异国文化,学生则始终趣味盎然地投入其间。1999年法国政府又规定将这一实验从初二推向初三,新增加“综合实践“课。与“多样化途径”实验的同时,1996年在大学预备班开设“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TIPE)课程。199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