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准备。加强防汛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洪减灾和防灾避险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准备。
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包括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在内的各责任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工程准备。加快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洪减灾能力,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抓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和修复水毁工程。加强防洪工程安全隐患排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预案准备。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修订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并按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抢险物资准备。按照定点储备和定向储备相结合,统一调度、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和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防汛物资储备原则,督促各部门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定期盘点、及时补充、维修保养各类防汛物资设备,动态掌握各类定向储备物资,确保一旦需要能调得出、用得上。
抢险队伍准备。按照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加强防汛抗洪抢险队伍的建设,加强培训演练,确保一旦需要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联合调度准备。加强启动响应联合办公,集体决策是汛情处置的重中之重。指挥调度中心必须完善联合办公场所、媒体工作室以及区指挥部领导会商室的建设,做好紧急防汛期的联合办公准备工作。
依法管理。加强防洪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依法防洪。建立健全洪水风险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区洪水风险图、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内涝风险图等的研制,实行动态管理,为抗洪抢险救灾、群众避险转移安置和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依法管理依据。
督导检查。建立健全防汛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加强对防汛准备工作、安全度汛措施、防洪工程建设、防御工作落实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促进工作落实。
4.2汛情信息4.2.1监测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指导本系统本行业加强雨情和风情、水情、山洪、地质灾害等监测,应急管理部门对接柳州市气象、水文部门,准确快速获取相关监测数据信息,并及时分送区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和单位,为防汛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2.2发布应急管理部门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及网络、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途径发布预警信息。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通过视频调度和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实现预警信息快速传播;建立乡村干部信息传达包村包户制度,乡镇、村(社区)干部要通过大喇叭广播、敲锣打鼓、吹哨子、上门通知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受影响区域、传达到每位群众。
4.2.3报告进入汛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区防指办负责发布防御暴雨、洪水的通报、通知,负责收集、处理、研判洪涝灾情,重大信息及时向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并通报有关成员单位和相关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4.2.4险情险情分为工程险情和其他险情。工程险情信息主要包括险情种类、出险部位、危害程度、抢护措施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及通信联络方式等。其他险情主要指因洪水致人员围困、船只失控等。对重大险情信息应在2小时以内报告区指挥部。
4.2.5灾情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因灾伤病人口、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供电通信、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严格按照水旱灾害有关规定上报洪涝灾情。如接到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信息,应立即报告区指挥部,并迅速核实。各成员单位应积极主动收集灾情信息,掌握灾害情况,及时处置并向区指挥部报告。
4.3预警4.3.1预警级别划分按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防御工作的紧要程度,洪涝灾害预警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四级(蓝色)4个等级。
1.一级预警:预报柳江将发生特大洪水(超50年一遇,即柳州水文站水位≥91.46米)时。
2.二级预警:预报柳江将发生大洪水(20~50年一遇,即柳州水文站水位89.34米~91.46米)时。
3.三级预警:预报柳江将发生较大洪水(10~20年一遇,即柳州水文站水位87.28米~89.34米)时。
4.四级预警:柳州水文站水位达到82米时。
4.3.2洪水预警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汛情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时,加强对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加强水情会商分析预测,并及时将实时监测信息和水情趋势分析预报结果报告区指挥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前发布洪水警报,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根据柳州市气象部门确定降雨级别,当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时,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各街道办事处确定渍涝灾害预警区域,并做好排涝的有关准备工作。必要时,通知低洼地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及时转移财产。
4.3.3灾害预警当发生大暴雨、特大暴雨或历时长、大范围强降雨时,容易造成洪灾和涝灾,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应根据掌握的雨情、水情、工情信息,督促指导强降雨区域责任单位科学研判,做好低洼易洪易涝区、山洪地质隐患点,以及下游危险区域的防灾避险工作。
辖区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降雨期间,加强监测、密切观测、加强巡逻。每个涉农街道办事处、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预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4.4防洪工程防护抢险方案4.4.1?防汛抢险责任区划分在汛期,根据柳州市整体防汛的需要,协助配合柳州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做好辖区内防洪堤的防汛抢险工作,城中区防汛抢险堤段责任区划分见下表:
柳州市城中区防汛抢险责任堤段划分表
序号
责任堤段
泵站
(防洪闸)
责任单位
责任人
管理单位
1
雅儒堤
雅儒
中南街道办
主任
河北
堤管所
交通闸
2
柳州饭店堤(上游)
-
公园街道办
主任
河北
堤管所
3
河东堤
友谊桥
潭中街道办
主任
窑埠
堤管所
4
河东堤
三桥东
沿江街道办
主任
窑埠
堤管所
目古冲
王家村
5
河东堤
河东桥
河东街道办
主任
窑埠
堤管所
6
静兰堤
(上游)
-
静兰街道办
主任
龙建公司工程一部
4.4.2查险人员当发生82.5米以上洪水,河东、静兰、潭中、中南、公园、沿江等街道办事处根据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要求,从辖区内抽调人员协助配合查险工作。巡堤查险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佩戴明显的标志牌。
各堤段堤防查险人员一览表??
责任堤段
责任单位
水位(米)/人数
82.5~87.28米洪水(8小时1班)
87.28~89.34米洪水(6小时1班)
89.34米以上洪水(4小时1班)
雅儒堤(包括交通闸)
中南街道办
4
4
18
河东堤(河东大桥到白沙大桥)
河东街道办
4
4
66
河东堤(白沙大桥到壶东大桥)
沿江街道办
5
8
174
河东堤(壶东大桥到文昌桥)
潭中街道办
4
8
102
柳州饭店堤(文昌桥上游段)
公园街道办
4
4
6
静兰堤(静兰桥上游段)
静兰街道办
2
6
170
合计
23
34
536
?
4.4.3突发性险情抢险1.险情会商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突发险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会商。会商一般为险情较严重或出现险情而雨、汛情不明朗时。
2.制定抢险方案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制订的抢险方案,配合提供抢险所需的人力、物料、机械、运输工具等资源。
当堤防发生严重险情,危及堤防安全,立即组织群众转移,人员转移组织工作由险情所在分指挥部具体实施。
3.抢险方案实施
根据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制订的抢险方案,各堤防防守责任单位应落实抢险人员,洪水涨至82.5米时做好准备,开始进入待命状态,保证出险情时能召之即来。各责任单位防守待命人数见堤防防守待命人数一览表。?
?
堤防抢险待命人数一览表 ?单位:人
水位???责任
单位
82.5~89米
89~91米
91米以上
中南街道
20人
50人
60人
河东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潭中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静兰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公园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城中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沿江街道
15人
40人
40人
区指挥部
?
民兵应急分队:
15人
城中区应急队:
15人
民兵应急分队:
50人
区机关应急分队:40人
合?计
110人
310人
390人
4.5清淤工作的组织原则1.统一指挥、分级同时响应原则
清淤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同时响应的原则进行。由区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同时响应,同时启动清淤预案,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全区清淤工作任务。
2.属地化管理原则
清淤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本责任区域清淤工作。
3.步调一致、协调配合原则
各街道办